
家庭教育——好孩子、坏孩子
生活中,我们喜欢把一些孩子定义为好孩子、把一些孩子定义为坏孩子。
其实,这个家长带有片面、局限性、标签式的认定标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经不起推理和检验,更不具有权威性。
2021-06-06

法国奇人撰写的《汉代墓葬艺术》 2021年第20期(总第214期)
今天介绍一本新书,
法国学者谢阁兰的《汉代墓葬艺术》。
谢阁兰,是一位集外科医生、人类学家、美术史家以及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等诸种身份为一身的奇人,被后世誉为“法国的中国诗人”。
2021-06-06

从色彩角度欣赏绘本 ——《白鹳的旅行》
绘本的阅读中,阅读者的目光往往会集中在故事和绘本画面的场景、人物上。实际上,对于绘本的整体语言而言,色彩也是不可避免的且极为重要的一种语言。
2021-06-06

节气与养生:小满——吃苦菜
5月21日3时36分58秒,太阳到达黄经60°,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到来。苦菜繁茂,靡草枯死,麦子开始成熟。
2021-06-06

中国水文化——孟浩然的山水诗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一个以山水田园诗见长的诗歌创作流派。
2021-06-06

关公戏对关公文化的传播 2021年第20期(总第214期)
在历史上,戏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公共娱乐。戏剧之于中国人,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或斗牛之于西班牙人。潘光旦先生在《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书中说:“一般民众所有的一些历史知识,以及此种知识所维持的一些民族的意识,是全部从说书先生、从大鼓师、从游方的戏剧班子得来的,而戏班子的贡献尤其是来得大,因为一样叙述一件故事,终究是‘读不如讲,讲不如演。’”
2021-06-06

古代女子的见面礼仪——万福礼
古代女子的礼仪。
2021-06-06

"天籁":《庄子·齐物论》的人生哲学(中)
了解《庄子∙齐物论》中的人生哲学——“天籁”。
2021-06-06

家庭教育——隔代教养与确权
隔代教养就是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这种教养方式,
已经成为中国当今社会家庭教养的一种普遍类型。
2021-06-06

【辩论100问】不善言谈者为什么更需要辩论? 2021年第19期(总第213期)
不善言谈表面上似乎是语言表达障碍,
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思维出了问题,
二者是一体两面。
2021-06-06

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沃野千里,物产丰沛,
离不开都江堰水利工程,
提起都江堰
一定绕不开水利工程专家李冰。
2021-06-06

《小证人》——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2021-06-06

节气与养生:立夏——大吃
5月5日14时47分01秒
太阳到达黄经45°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到来
此时,蝼蛄始鸣 蚯蚓掘土 王瓜藤盛
2021-06-06

在争议声中成就——永远的莎士比亚 2021年第18期(总第212期)
我们介绍了莎士比亚的身世,
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和诗歌,
还有他对文学的伟大贡献。
但是,历史上,
存在不少对莎士比亚褒贬不一的争议,
也可以说,
这些争议,
反而成就了永远的莎士比亚。
2021-06-06

“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的人生哲学(上)
我们知道,
在自然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即便是长相几乎完全相同的双胞胎,
他们的性格也会有所不同,
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对事物的取舍或评判标准有所差异。
在庄子看来,
这种不同态度和评判标准的差异就是“成心”。
202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