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的家风故事
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的家风故事
发布时间 : 2021-06-06 12:24:38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曾被明世宗赞誉为“天下清官”的明刑部尚书、大法家喻茂坚,出生于重庆荣昌,受益于喻氏优良家风的滋养,为世人树立了为人为官和传承优良家风典范。

据喻茂坚为其父喻洪深撰写的碑铭记载,“(喻志善,喻茂坚的祖父)见坚垂髫时,稍识字义,指而语坚父曰:‘此儿他日必贵显,其善教之。”秉承庭训,喻洪深在教子读书方面不吝投入,他不仅花重金购置经史图书,还出资把五个儿子都送进私塾。喻茂坚的母亲,粗识诗书、孝敬慈爱。喻茂坚读书时,不管是三伏炎夏还是数九寒冬,其母亲总是在一旁,边做家务边默默陪伴,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重耕读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悉心培养,为喻茂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他坚持每天鸡鸣即起床入城学习,并立下读书成才的远大志向。天道酬勤,通过刻苦学习,23岁的喻茂坚就以学识渊博而名扬荣昌。33岁时,喻茂坚以《易经》中四川乡试第十一名。正德六年,37岁的喻茂坚到北京参加殿试并中第三甲三十二名。次年,被委任为铜陵知县,从此走上宦途。

纵观喻茂坚一生,其为官38载,始终秉持经世济民之志,清廉有为,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嘉靖二十八年,厌倦了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喻茂坚告病隐退,并在乡邻资助下创办了尔雅书院,“以诗书课后生”。

在这座古朴幽静的书院里,喻茂坚不仅把渊博学识倾囊而出,通过撰写垂训联、订立家训等方式要求子女传承忠孝家风、恪守耕读之道,对喻氏族人乃至当地百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家风的养成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1642年,喻氏后人、明末著名易学家喻国人将喻茂坚的垂训联和之前已有的家规进行补充、深化,又撰写家训6条,形成相对完整的喻氏家训。

400多年来,富含独特家族精神的家训涵养出了荣昌喻氏独特的家风,使荣昌喻氏后裔人才辈出,仅明清时期取得功名的就有322人,涌现出了一批清正廉明、秉公执法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