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在中医里,除了用药物做成的药引子外,还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药引子。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他擅长利用药引子来治疗情志病。他曾经治疗一个癔瘫的妇女。女子双下肢瘫痪,之前看过不少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没用。叶天士诊察后认为是由于肝气郁结、脾气不行而引起的下肢瘫痪。叶天士还了解到这女子平时最怕狗。于是让家属将她抬到户外一小孤山上,并趁其不备,突然放出一条猛狗。女子惊恐不已,拔腿就跑。瘫痪病也从此而愈。叶天士说,惊吓就是这病的药引子。
明代名医傅山也擅用药引子。有一对小夫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妻子抽泣了一夜后,便病卧在床,茶饭不思。看了不少医生也不见好,丈夫求到了傅山名下。傅山仔细诊病后说,这个病能治,只是现在药还配不齐,你先备下药引子。在你回家路上,拣一块拳头大的小黑石,拿回家慢火煮,随时添水,不可干锅,不可停火,直到石头煮软了,再来我这里取其他的药。丈夫满怀希望取了石头回家,守着铁锅煮石头,整整熬了一个通宵,水也不知添了多少次,可石头还不见软。妻子醒来,见丈夫还守在灶边煮石头,心里一软,对丈夫的爱怜之心油然而起,主动下床来帮丈夫煮石头,还催丈夫去问医生是不是方法不对。傅山大笑着说,你妻子的病已经好了。她是因为生你的气而起病,现在你让她的气消了,病还能不好吗?丈夫回家一看,哦,妻子已经煮好了早饭等着他呢。
还有一个姓李的掌柜患重病,头晕脑胀,目光呆滞,吃不下东西,全身乏力。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掌柜认为自己离死也不远了。这时,他遇到了傅山。傅山诊病后,认为属于劳心过度,损伤肝脾。傅山对掌柜说:“病虽是重,但也还是有一线生机。处方也不难,只是其中两味药难寻。一是人脑百个,二是盘龙草百条。”掌柜从来都没听说过有这两样东西。傅山解释说:“人的头油是人脑之髓,都渗在毡帽上,这浸透了人头油的旧毡帽就是人脑。盘龙草则是戴过的旧草帽,由于它饱受汗精滋养,所以能治病。这两味药需要你亲自费心去找。”从此,李掌柜每天到城门口那些挑担推车的人堆里去找药引子,时间一天天过去,药引子越找越多,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一年后,李掌柜找齐了药引子去见傅山时,傅山笑着对他说:“你排除杂念,一心寻药,现在身体已经康复,不需要什么药方了。”李掌柜这才恍然大悟,寻找这奇怪的药引子,是为了让他转移意念,活动筋骨。
名医之所以能成为名医,不仅要熟谙医术,博学多才,还应该懂得察言观色,知晓病家心理。此为医道。不仅治病,更得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