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不同领域文化相互交融,正如文学与医学。通过成语与中医的关联,了解成语中隐含的中医智慧,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医药文化。本期【社科5分钟】请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邓玉霞女士,为我们讲解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神圣工巧”
成语“神圣工巧”本指中医诊病四法“望闻问切”。《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作为成语,它也有医道高深、医术巧妙的意思。
有故事说到李清在青州城里开医馆,时逢城时害小儿瘟,李清也不诊脉,也不面病,只开药一帖给人,治好不少病人。有人疑惑不解,讨问究竟。李清说:“你等疑我不曾看脉,就要下药。不知医道中,本以望闻问切为神圣工巧,可见看脉是医家第四等,不是上等。况小儿科与大方脉不同,他气血未全,有何脉息可以看得?总之,医者,意也。”
尽管李清说“医者,意也”,说诊治疾病是有巧门的,比如:首看本年是甚司天,以辨温凉,二看病患是哪里人,或近山近水,分个燥湿,三看病患来自何等人家,富贵或贫贱,分个消补。细细问了症候,该用何等药,出些巧思,按君臣佐使,加减成方,自然病随药去。但临床诊病“望、闻、问、切”的中医传统诊病方法也还是不能丢的,它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望神色形态,闻声息气味,问寒热因果,切脉触肌肤。以此四诊结合天地四时判断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方可准确诊断疾病,这就是所谓中医的“四诊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