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自1865年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衍生作品涉及到绘画、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它可谓家喻户晓,畅销程度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誉为是英国儿童文学的中心支柱。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荒诞无比的人物:穿着背心看怀表的白兔;坐在蘑菇上抽水烟袋的蓝色毛毛虫;身体消失、只留一个笑容在树上的柴郡猫;整天叫嚣“砍掉他的头”的红桃皇后……其次,还有荒诞无比的情节设定:比如用刺猬当槌球、火烈鸟当木槌的比赛。最刺激的要数爱丽丝的变身,大大小小一共十二次变身。
对大人来说,这个世界实在太疯狂了。但对想象力旺盛的孩子来说,它的魅力不可阻挡。
对于孩子来说,故事中的荒诞远不只是搞怪,它还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美学体验。比如那只神奇的柴郡猫,它能渐渐地出现和渐渐地消失。当它消失时,总是先尾巴不见,然后只剩下一个头;当头也不见时,只留下猫的微笑。而当刽子手奉王后的命令打算砍掉柴郡猫的头时,刽子手傻眼了:“因为没有身躯,从哪里把头砍下来呢?他还从来没有砍过没有身体的头呢。”
《爱丽丝漫游奇境》反映了荒诞背后的逻辑,它是儿童能理解的逻辑。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丽丝所经历的大多数冒险都跟吃喝紧密相关,包括药水、蛋糕、蘑菇等等。作者正是抓住了小孩子贪吃的天性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小读者读起来也会津津有味。
在书中,能自主控制身体大小的变化是爱丽丝成长的典型标志。她总是积极探寻,最终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总之,《爱丽丝漫游奇境》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它给读者带来的荒诞和美感,也不只是在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幽默愉悦,更在于写出了一个勇敢的女孩,呈现出的一颗不断探索、敢于反抗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