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公文化——关羽的“忠义”美名是如何成就的?
关公文化——关羽的“忠义”美名是如何成就的?
发布时间 : 2021-06-02 18:45:27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他忠勇一生,虽身在曹营,却心系汉室,忠义两全。徐州兵败后,刘关张在混乱中失散,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越是在危难时,越是彰显人性的光辉。关羽忠义的美名就是这一次失败中成就的。

曹操非常敬重关羽的武艺和人品,想让关羽归顺自己。张辽和关羽是故交,他主动前去劝降。对于一心求死的关羽,张辽以“三罪”说服了他。关羽深思后,提出了为后人称道的“土山三约”: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奉养二位皇嫂;三是一旦知晓刘皇叔去向,便要辞职追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士可杀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关羽投降并不是怕死,而是因为肩负着保护刘备妻小的重任,放弃自己的责任为不义,降曹,只是权宜之计。关羽又不同一般降将,他降汉不降曹,还要让刘备家小得到皇叔俸禄赡养,并且一旦知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要辞去。

这样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难找第二。曹操答应后,他又让曹操退军,容他进城禀告两位嫂嫂,大义凛然,全无媚骨。对刘备的“忠义”之情跃然纸上。

关羽在曹操身边约半年的时间,曹操想收服关羽,对他恩宠有加,大大高过群臣。“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送“府邸一座,美女十名”。看到关羽的袍子旧了,马上送新的袍子;看到关羽很爱惜自己的长胡子,曹操赠锦囊贮髯;看到关羽的马很瘦,以名马赤兔相赠,这匹马为关羽至爱,是他离开曹操时唯一留下的东西。曹操对关羽的厚爱,他肯定是知晓的,但是他寻找刘备之心却从未动摇,这就是忠!

曹操送给关羽新战袍时,关羽把哥哥送的旧战袍套在外面。曹操送赤兔宝马的时候,关羽拜跪谢恩,曹操不解,关羽说:得此良马,如有一天知道皇叔去处,便可减少路途遥远之苦,早日相见!关羽在曹操身边这半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 这是忠之体现!

关羽的义的体现是他对曹操的报答。曹操越了解关羽越是惜才,张辽告诉曹操,关羽必报答曹操的厚爱后才会离去。这就是“义”的表现。

关羽对曹操的报答就是解白马之围刺颜良,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颜良是袁绍手下大将,公元200年的四五月,颜良军队与曹操军队在白马大战,关羽擒贼先擒王,迅速结束了战斗。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关羽传》中写道:“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 suì)解白马围。”

我们常听说,斩颜良,诛文丑,这里的文丑,也是袁绍手下大将,史书中并未明确是关羽所杀。当是《三国演义》对关羽勇猛的渲染。

后来,关羽收到刘备书信,他把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后,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在大门上悬挂了回避的牌子,关羽一连去了好几次,都见不到曹操。关羽去找张辽,张辽也推托有病不接见他。关羽知道他们的用意,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向着官道进发,去投奔刘备了。

兄弟失散虽为不幸,但关羽的忠义由此成就。曹操对部下说:“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后又号召部下:“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