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理念——具有全局性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大健康”是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提出的一种具有全局性的健康概念。
“大健康”理念深入生活
新时代大健康是健康理念的持续深化。新时代这十年,我国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中国建设步伐稳健。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新时代新征程,人们对于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将会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拓展,“大健康”理念将渗透在生活的全方位和全周期,最终将以人们的生活质量、身心自由和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作为健康服务的方向和标准。
大健康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标志着大健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从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大健康将拓展健康服务的广度
大健康的服务广度将体现在医疗环节的拓展、服务范围的延伸和参与人群更广泛三个方面。健康服务不仅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的全周期,还会渗透到衣、食、住、行,通过饮食、营养、体重、运动、睡眠、起居、心理、环境等生活因素的干预促进健康。大健康的特征之一是全民参与,提倡一种人人拥有健康生活、家家享有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大健康主张在全民的共同参与下,实现国民整体健康素养的提升。大健康将提升健康理念的深度
大健康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健康理念的深度:一是健康概念从客观化向主观化转变。大健康注重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社会能力、心灵自由、环境友好等主观的健康指标,提倡合理正确的健康观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愉悦的生存状态。二是健康概念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大健康是以人为中心,要求健康评判、健康服务、健康观念都要体现个性化。同时,健康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三是健康概念从医学向社会化转变。医疗的目的是让人们远离医疗而非依赖医疗,这就要求健康服务和健康普及要赋权于公民,要让公民理解健康,具有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新时代大健康将向纵深发展是必然,“撑起一把健康伞”保持健康将成为每个人的追求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健康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