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社科联研究室组织专家围绕我市地方债务治理开展了应用对策研究,现将研究成果共享,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建设有所裨益。
一、现状分析
重庆地方政府债务包括:一是显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债券0.68万亿;二是隐性债务,指政府融资平台、国企等以非政府债券方式举借、最终需由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
(一)重庆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达到1.42万亿、高于显性债务0.74万亿
本课题根据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债披露等公开数据,整理得出2020年重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达到1.42万亿,其中:市级0.48万亿;区县0.94万亿元。
(二)全口径重庆市地方政府负债率84%、超过国际警戒线24个百分点
仅考虑显性债务,2020年重庆市政府负债率27%,加上隐性债务,则负债率达到84%。
(三)黔江等八区县政府负债率超过国际警戒线
以隐性债务测算区县负债率,超过国际警戒线的有:黔江100%、南川96%、长寿90%、沙坪坝88%、合川80%、大足78%、武隆72%、涪陵64%。
二、风险分析
(一)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风险
“房住不炒”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下降,以2020年末重庆地方政府债务2.10万亿、年土地出让收入0.22万亿测算,仅偿还债务本金就需要9.5年。
(二)绿色能源替代增加了传统能源企业的违约风险
由于投资人认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违约风险增加,导致公司2018-2020年间三次企业债券发行失败。
(三)减税降费降低了受政府补贴企业的偿债能力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近三年一期获得政府补助3.33亿元、2.99亿元、9.52亿元和0.69亿元,存在下降压力。
(四)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可能对服务业产生重大冲击
重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12.33亿元、下降42.19%,亏损10.25亿元。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机制,统筹政府债券和隐性债务的风险预警
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的负债应无遗漏、不折扣的作为隐性债务纳入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评估和预警债务风险时必须统筹政府债券和隐性债务。
(二)科学确定区县政府事权责任,以政绩考核指标上限引导限定隐性债务
对区县政府官员的政绩指标划定上限,从根本上确定区县隐性债务限额,将区县无法支持的基础设施等项目纳入市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
(三)建立涵盖土地出让金、国企资金暂借、国有股权出售的偿债资金体系
土地出让收入仍然是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偿债来源,建立涵盖土地出让金、国企资金暂借、国有股权出售的多层次偿债资金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估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
(四)设立国企托管、重组、并购的债务违约应急处理机制
在国企发生债务违约、且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可由经营情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对违约企业进行托管、重组、并购。
(五)探索差异化区县政绩考核和财税奖励政策
对偿债能力强的,探索奖励性财税分成政策的自偿化解方式;对偿债能力弱的,逐步采取企业合并、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
(六)创新隐性债务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奖励化解存量、惩罚形成增量
趋利动机使得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具有融资冲动,对于隐性债务压降有效的金融机构,给与财政资金存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贷规模等正向激励。
(七)建立国有企业债务违约终身负责制
如果国企债务发生违约,则对相关财务条线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八)发挥政企研多方协同监督作用,构建全流程监督体系
在保持国资、审计、纪检、巡视等多条线监督机制的同时,鼓励高校院所、媒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对政府债务进行全流程监督。
(重庆理工大学课题组 成员:付彤杰 谢 非 唐德祥 张苏林 林 黎 夏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