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节气与养生:秋分习俗——祭月、吃秋菜
节气与养生:秋分习俗——祭月、吃秋菜
发布时间 : 2021-05-31 16:56:08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9月22日,21时30分32秒,太阳到达黄经180°,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到来。它是平分秋天的意思。因为大自然阳气衰减,雷声也越来越少。因为寒冷,小虫子也开始藏入洞穴。天气变得干燥,水气蒸发,沼泽水洼变得干涸。

尽管自然界已经出现萧杀之象,但由于秋分处于秋季的巅峰,春种秋收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最丰满,很多农作物及果蔬都到了最成熟的季节,人们是在丰收的幸福中迎接秋分到来的。因此,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从2018年起,把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因为秋分的特殊时间性,自古以来,它一直都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气,民俗也非常多,但最值得说道的是祭月和吃秋菜。

我们现在中秋节传统的拜月、祭月,也是由秋分祭月的习俗演变转化而来的。

早在周朝,民间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春分那天祭日活动是早上举行,而秋分祭月活动是晚上举行。但是由于秋分之时,月亮没有中秋那么大而圆,在唐宋时期,祭月活动就由秋分改到了中秋。古代秋分祭月是很隆重的活动,要在露天旷野或自家院落设香案,摆上月神牌位和祭祀月神需要的糕饼、水果等供品,待月亮升起时,点燃红烛,所有参加祭祀的人依次跪拜月亮,祈求福佑,然后,人们围坐一起,边赏月边吃糕饼和水果,其乐融融。久而久之,中秋也演变成了举家团圆的日子。

秋分除了古老的祭月活动,吃秋菜也是各地盛行的习俗。这个秋菜,不仅仅指秋季的应季蔬菜,更指秋天长出的野菜。尽管各地秋天的野菜不尽相同,但在那天吃一些野菜是人们的共识。

民间传说秋分日吃应季野菜,能够提升人的抗病能力,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到了秋分日,总会有很多人遍山去采摘野菜。秋分时节多见的野菜有野苋菜、荠菜等,这两种野菜都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适当吃一些对人体健康是有帮助的。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说,吃应季的蔬菜、野菜,也是天人合一,适应天时的饮食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