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道法自然”:《老子》的人生智慧(上)
“道法自然”:《老子》的人生智慧(上)
发布时间 : 2021-06-02 13:51:21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担任过周朝的守藏史。

《老子》讲什么?“上善若水”、“金玉满堂”、“天长地久”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语句都来源于一部道家经典——《老子》。

●要谈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就不能只谈儒家,道家也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学者指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道家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哲学流派,它以老子(约前571—约前471)为创始人,以老子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九九八十一章的《老子》又称《道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它在《老子》书中前后出现了七十多次,老子的人生哲学也是在“道”论的基础上展开和申发的。

“道”首先是先于天地万物的存在,如《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是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一个混沌,它无形无声,永不停息,被视作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源,即“天下母”。

“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源,《老子》四十二章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其中“一”、“二”、“三”的理解,我们可以参考汉代的《淮南子》一书。

《淮南子·天文训》曰:“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而言,“一”应指“气”,“二”为阴阳二气,“三”为阴阳二气及其相互配合和摩荡,那么,在阴阳二气相互配合和摩荡之中,万物就产生了。由于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相互配合和摩荡而生的,所以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特性。

“道”还是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例如,《老子》二十五章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指道的广大无边,“逝”指周流不息,“远”指伸展遥远,“反”指返回源本。这里的“道”其实是指宇宙自然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返本归元的运行规律。

“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学中,“道”是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和规律,同样也是老子人生智慧的哲学基础,因为《老子》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和观念应该效法地、效法天,天地又效法“道”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