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朋友,你会联想到什么?是管鲍之交还是高山流水?是老铁双击666还是风风火火闯九州?
年少时期的友谊可能是情同手足、天真烂漫,而成年后的友谊,则是建立在双方人格独立的基础上,真正的志同道合、风雨同舟。
早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了解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实际上,最初马克思并没把恩格斯这个大工厂主儿子放在眼里,直到两年后的一次交谈,才让两人重新意识到:在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上自己的思想已与对方达成高度一致。
于是,这对日后让资产阶级闻风丧胆的超级组合决定合作,以文字为武器,捍卫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等一系列闪光巨作由此诞生了。后来,列宁评价这两位的伟大功绩时这样说到:“社会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教会工人阶级树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用科学代替幻想的,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马克思大段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艰难岁月中,恩格斯始终承担着挣钱接济马克思一家的责任。为此,这个出生于资本主义家庭的富家子,不得不继续维持着他所鄙夷的资本家的生意。在恩格斯落难的时候,马克思也从不含糊,即使家中一贫如洗,自己大病未愈,也要将家中所有积蓄寄给恩格斯,帮他度过难关。
由于繁重的工作和体弱多病,马克思还未能完成《资本论》就溘然长逝了。恩格斯停下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对《资本论》第一卷新版本修订和对第二、三卷的写作、注解和出版上。这一巨大的工作量,让恩格斯的身体状况一落千丈,但通过对《资本论》的整理,让恩格斯得以在思想上与老朋友再次建立起联系,就像那些并肩战斗的四十年光辉岁月一样。
在马克思逝世后,有人曾不止一次地建议把马克思主义改称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或者直接称为恩格斯主义。但对此,恩格斯却回答道:“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人的一生中,会交很多朋友,有挚友也可能有损友,有泛泛之交,也有生死莫逆。一起风花雪月、仗剑天涯固然能带来无限欢乐,但还有什么能比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以解放无产阶级、消灭剥削制度为奋斗目标的友谊更为崇高和永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