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家庭教育——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意识 2021年第11期(总第205期)
家庭教育——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意识 2021年第11期(总第205期)
发布时间 : 2021-06-06 10:50:46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01 家国情怀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中国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他既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的归宿!家庭教育是人之初就开始的教育,是教育时间最长,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孩子强、则国家强,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家长手上。孩子既是父母的,也是国家的,孩子的人生必须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孩子的成就高低必须通过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所以家长不仅是在为自己养育孩子,更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

02 孩子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和家长密切相关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之一,就是孩子是否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在2017年对12~14岁学生做过一项成长状况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8365份,其中有一项:你觉得自己是否有成为优秀人才的可能?70%的学生回答“完全有可能”,由此看出,占比七成的孩子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家长选择家庭教育的方式,就是为自己和孩子选择了一种人生,或一种人生活法。当家庭教育压制、阻碍、甚至扰乱了孩子的自运行系统正常运行和发展,就等于封住了孩子成长和自我修正的路径,孩子就很难成为父母想要看到的样子,包括孩子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能助孩子展翅高飞的家庭教育,多源自家长自身具有的眼界、胸怀和格局。

03 小我大我一起抓

家长通过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意识,是提升眼界、胸怀、格局的有效途径,家长要小我大我一起抓,发挥整体思考能力,把孩子的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条线,着眼现在,望向未来,总结过去。牢固树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收获,现在的教育是为了孩子未来有能力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尽力,就不会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狭窄的思想里,约束在原生家庭里。

有这样一位高中生家长,固执又很强势,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指责、谩骂和训斥孩子,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孩子的错,他绝对正确,孩子必须改,必须无条件听他的话,才会有好未来,自己不需要任何改变。我告诉他,现在孩子问题已经比较大了,再这种模式继续下去,孩子可能就要“废”了!家长愤愤回答:“废了我养他一辈子!”我说:“你金钱上富有,养他一辈子可能没问题。但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吗?”家长顿时泄了气,低下头轻声说:“不是。”又问:“愿意一起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健康成长,以后能够自食其力吗?”家长抬头,坚定表态:“愿意!”

如是,随着家长的眼界、格局和胸怀提升,给孩子、给家庭,都带来一线曙光。父母的心胸,搭建的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空间,父母的胸怀和格局,是孩子向上攀越的云梯。当父母能够带着一份家国情怀做家庭教育时,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更是国家之幸,社会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