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根据毛主席诗词改编的大合唱《七律•长征》也堪称经典。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共进行380多次战斗,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小时候曾问爸爸:“爸爸,长征的时候您做什么呢?”邓小平的回答非常简单,就3个字:“跟着走。”跟谁走?跟共产主义信仰走。它就像一盏明灯一样,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红军战士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重重艰难险阻,彰显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钢铁意志,闯出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阐述和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出的明确要求。新时代的长征才刚刚开始,我们只有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