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渊冲先生把《诗经》《唐诗》《古诗六百首》《宋词》《西厢记》译成格律体的英文诗,又分别把《唐诗》和《宋词》中的一百首,译成押韵的法文。《诗经》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更突显《诗经》中音、形、意之美。
要知道,把汉语文学作品译为英文,既要做到原汁原味,又要让英语国家大众们理解和普及,对于英汉翻译家来说实属不易。将中文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流传于世界,难度极高。中国古诗词除了讲究体式、意境,还讲究格律和押韵。英文诗歌也有韵律、押韵和抑扬格律的特色。但两种语言体现出来的美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诗词有含蓄的意境美,英文讲究直切主题的形象美。
古诗词翻译的优秀作品方面,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当之无愧,被称为“诗译英法第一人”。许老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擅长中英法互译,更是获得“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的翻译中,古诗词被赋予了不同的韵味和魅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许渊冲先生翻译《诗经.秦风》里的《蒹葭》。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The Reed ——许渊冲 (译)
Green, green the reed, Frost and Dew gleam.
Where’s she I need? Beyond the stream.
Upstream I go; The way’s so long.
And downstream I go; She’s there among.
White, white the reed; Dew not yet dried.
Where’s she I need? On the other side.
Upstream I go; Hard is the way.
Downstream I go ; She’s far away.
Bright, bright the reed, with frost dews blend.
Where’s she I need? At river’s end.
Upstream I go; The way does wind.
Downstream I go; She’s far behind.
在这首《蒹葭》中,许渊冲先生的英文译版讲究英文诗歌的押韵和格律,韵律强,押尾韵(rhymed),green,white,bright的重复(repetition)使画面活灵活现,译文也能体现原文含义,朗朗上口且易懂。今年6月17日,许老与世长辞,享年100岁。许老留下的传世经典翻译,让中国之美传遍全世界,在此我们用这首经典诗词致敬这位大师。
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译文亦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蒹葭》中对蒹葭的描写用到 了“ 苍 苍”、“ 萋萋”、“ 采 采”等词, 这三个叠词均指“茂盛的样子”。译者在翻译这些叠词时发挥想象,富含创造性。许渊冲先生将其分别译为“green, green”、“white, white”及“bright, bright”,对蒹葭的描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强调了其色泽、感官方面的感受,译文听起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