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儿童节,有一个国家的外文国名改名儿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6月1号,联合国批准土耳其将它的外文国名由“Turkey”更改为“Türkiye”。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更改它的外文国名呢?
欸!忘了自我介绍了。
我是周文德,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我的介绍里包括两个部分:我是谁?来自哪里?我是谁,是人名;来自哪里,是地名。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如果没有了人名,也没有了地名,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目前,全球人口接近76亿,我国人口突破了14亿。那世界上有多少个地名呢?我国又有多少个地名呢?全世界有多少个地名,没有人统计过。我国的地名,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大约收录了1200万个,还有更多的小地名没有被收录。如果所有的地方都没有名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譬如:要赴约会,要到外地出差,要去赴个饭局,没有地名,你能想象吗?公交、地铁没有线路名和车站名,你知道坐什么车到哪儿下车吗?这都无法想象。我敢肯定:如果没有地名,我们基本上无法生活,无法社交,无法出门儿,因为没有地名,你不知道走到哪儿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名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
那么,什么是地名呢?简单地说,地名就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大的比如五大洲、四大洋都有名字,国家有名字,地区有名字,江河湖海有名字,村庄、街道,铁路、公路,港口、码头,车站、机场,小区、楼幢等等,都有名字,这些名字就是地名。
地名不就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吗?是的。不过,更重要的是,地名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4月21号,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第一条就说明《条例》的制定,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其中的第四章专门谈《地名文化保护》,明确要求“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而且“国家鼓励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活动”。这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理依据。
国际社会对地名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其认知过程非常清晰。1987年,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1992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2007年,联合国第9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9号决议进一步明确:“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98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重视历史地名了。
从1982年到2022年,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遴选活动,已命名了141座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重庆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我国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2008年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凡是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其地名都成为了历史地名,都要得到严格保护。
重庆市也开展了历史地名评选和保护活动,2020年第一批115个,2021年第二批96个,两批一共评选了211个历史地名。
那么,各位听友,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历史地名呢?咱们下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