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称,蔡皋老师的《宝儿》是中国儿童图画书首次在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上获“金苹果”奖,但实际上,是《荒园狐精》获得此奖。从《荒园狐精》到《宝儿》,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版本,其书名的变迁是中国图画书儿童化的一个缩影。
《荒园狐精》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诞生后共有三个重要版本:
1991年由庄原改编、蔡皋绘图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初版本;
2008年由心怡改编、蔡皋绘图,明天出版社改名为《宝儿》的版本;
2021年由蔡皋改编、绘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30周年纪念版”《宝儿》。
三十年的版本流变,在设计和出版中体现了儿童读者意识的增强。
第一,书名变更与儿童名字的获得,使儿童形象更加明确。
1991年版《荒园狐精》书名的重点是荒原和狐精,具有中国古代神鬼传说的传奇性。其主人公被称为“儿子”,缺少姓名,叙述中以成人视角观察。
2008年版《宝儿》将儿子命名为“宝儿”,使其获得个体名字,增强了儿童个体的存在感。同时,将“宝儿”作为书名,把作品重点引向宝儿。
2021年版延续了2008年版的书名和儿童名字,强化了儿童形象的重点地位,凸显了强烈的儿童意识。
第二,封面图画强化儿童的形象与主题。
1991年版《荒园狐精》的封面,右侧身着红色衣裳的昏迷女性与黑不见五官的睡眠状狐精,形成一种鬼怪的刺激和猜谜的悬念。封面图画重点指向故事的传奇性,图画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侧重于装饰。
2008年版封面,图画占据了整个封面,并出现了封底图画,图画占据主导地位。封面上,宝儿跟踪狐精仆人的场景,既显示出故事行动,又点出儿童形象。封底是宝儿露出假尾巴,与封面图构成呼应。
2021年版延续了图画占据主导位置、封面与封底图呼应的构思,但改变了图画的内容和重点。2021年版,宝儿夜里持灯寻母亲,其形象占据了中心位置,形象面积较大,这有别于1991年版图画构成的传奇性,也有别于2008年版侧重于行动,更突出宝儿勇敢的形象和作者赞赏儿童的情感态度。
第三,在时间叙述中强化了儿童读者接受意识。
三个版本图画书的文字,越来越简明扼要,突出图画的中心地位,时间线索越来越清晰,这使得文字叙述构成连续的时间线,更适合儿童接受。
1991年版《荒园狐精》的时间是片段式的,常使用“这天”等时间词语,前后情节时间断裂,缺少连续性。
2008年版《宝儿》,从开始的“很久以前”将读者带回过去的时光,故事从父亲出门开始叙述,采用具有连贯性的时间词语,增强了故事线索的连续性。
2021年版的《宝儿》中延续了这一策略。
第四,尾页的删与增表现不同儿童观。
1991年版《荒园狐精》尾页,通过儿子练习武艺、戏曲型武官形象,表现出儿子的成长。图文叙述共同延续了传统观念中对儿童长大成人的期待,并通过图画将这种期待实现。
2008年版《宝儿》尾页,宝儿杀死狐狸后,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圆满结局,展现出民间传统童话大圆满特征。与之前版本相比,成长性丢失,但强调了叙事的安全感——克服难题,获得幸福的生活。这仍是民间故事观融入儿童安全感获得的现代认识。
2021版尾页延续了1991版的成长性叙述,文字叙述宝儿长大成为将军,但图画只表现了练习武艺,删掉了成年将军的形象。由此,在表现宝儿成长时,将时间固定,让成长为大将军的结局成为一种未来的期待,使整个作品传递了宝儿的未来发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