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生物恐怖威胁形势及其防控措施
生物恐怖威胁形势及其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 : 2022-01-14 13:26:48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一、防控生物恐怖威胁已成为紧迫任务

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维护生物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当前,生物武器与生物战争、生物病毒与传染病疫情等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实验室安全与遗传资源流失、生物技术滥用与生物恐怖袭击等新型生物安全问题相互叠加,境外生物威胁和内部生物风险交织并存,生物安全风险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虽然短期内生物恐怖活动还难以形成气候,但潜在的生物恐怖防御难度逐步增大。当前,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以及反生物恐怖主义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当前生物恐怖威胁状况评估

(一)生物病毒已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威胁

调研发现,生物病毒已被认定为最有可能发生且最为致命的威胁源。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 200个恐怖组织具备发动生物恐怖袭击的能力。至少有25个国家及部分恐怖组织具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的能力。敌对势力和恐怖组织极有可能把我国列为生物恐怖袭击对象。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国家、敌对势力可能利用生物病毒抗体研究或国 际合作项目乘虚而入,利用生物病毒攻击我国病原 微生物实验室。第二,“东突”组织和“三股势力”可能使用生物恐怖等袭击手段实施暴恐活动。第三,国际恐怖组织对我国反恐严正立场表达不满,可能对我国进行报复性恐怖袭击。第四,邪教组织伺机利用歪理邪说和宗教极端思想煽动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意图利用生物病毒等破坏我国政治体制,图谋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二)生物武器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地区稳定的一种作战手段

当前,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动和大国博弈的加剧,生物武器威胁将会变得愈加复杂难控。近20年来,美国仍阻止《禁止生物武器公约》重启核查议定书谈判,国际社会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性意见。某些军事大 国加入了该公约,但始终没有停止生物战剂研制。成员国间几乎不进行数据交换,并争相研制生物武器,进而逐渐掀起一场军备竞赛。近年来,局部战争不断,极大加剧了小国生存危机,研制生物武器极有可能成为某些国家增强自身战争能力的不二选择。生物武器相比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易制造和走私贩卖。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等生物战剂生产成本低廉、杀伤性大,一旦失去约束,被滥用于战争和恐怖袭击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例如,日本“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攻击东京地铁站和美国炭疽热病毒邮件事件表明,恐怖分子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恐怖袭 击的现实可能性已毋庸置疑。

(三)生物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与生命伦理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风险

生物技术的快速革新使得针对特定种族或人群的基因差异设计出攻击特定人群的基因武器成为现实可能。基因编辑就存在潜在威胁。第一,基因编辑挑战了伦理道德底线,可能会对婴幼儿身体造成先天性损伤,甚至导致“生命商业化”现象的出现。第二,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被恐怖组织利用进而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三,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更改其原始基因信息,从而避开犯罪基因信息库中的原始信 息,将对犯罪嫌疑人身份同一性和法医学亲缘关系认定产生影响。当前,生物技术成果滥用逐渐升级,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新兴生物威胁源。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不断升级,病毒样本的采购、运输、移交、研究过程时常违反操作规范,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调研发现,“基地”恐怖组织在支持“圣战者”行动的专门技术网站上,分享制造生物袭击专业技术以及开展生化实验相关方法。由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 便捷性,恐怖分子通过网络微商等技术途径能够轻松获取一些致病性病原体、原材料或设备仪器。

三、生物恐怖威胁防范与治理对策

生物恐怖威胁的防范与治理,应当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立足防范风险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谋划。通过建立健全生物恐怖威胁的调查评估、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安全审查、事后恢复、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机制,着力推进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深入开展生物恐怖潜在风险调查排查,统筹建立生物安全威胁能力评估体系。具体包括深入开展战争遗留生物战剂调查,化解潜在风险,持续开展微 生物实验室漏洞排查,进一步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生物因子威胁系数调查评估,动态调整生物恐怖威胁因素名录。

二是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完善反生物恐怖情报工作机制。具体包括强化生物恐怖 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健全完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提高情报信息收集、分析与研判工作效率,统筹推进生物恐怖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建设。

三是全面提高生物恐怖威胁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以联合国为主导的生物安全全球治理。具体包括着力提高生物恐怖威胁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完善生物恐怖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把提高生物科技能力与防范和处置生物恐怖威胁并重;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强化国际合作推进共同安全。

(作者李恒 周达锐分别系重庆市新型重点智库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