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 2024-07-15 17:30:00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市委党校、重庆社科院,市级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市级社科社团、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各区县(自治县)社科联:

按照《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经研究,决定启动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安排,紧紧围绕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抓好“四项任务”等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始终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社科界的智慧力量。

二、学科范围

本次项目申报范围所涉学科,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分类执行。

三、申报要求

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年度项目实行单位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申请人所在单位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同时,要履行好管理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压实责任、综合施策,着力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避免同类选题重复申报。

四、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重庆市内工作,遵纪守法,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2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但具有中级职称的,年龄超过39周岁,可申请一般项目年龄不超过39周岁(1985715日以后出生,下同)可申请青年项目。

3.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均可申请,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应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4.申请重点项目,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县(处)级职务或职级;申请青年项目,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年龄均不得超过39周岁。

5.申请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本年度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其他人申报的项目;项目组成员本年度最多可参与申报2个项目。

6.项目参加者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二)限制申报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

1.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尚未结项的(即本《通知》发出之日未结项)。申报中特理论项目的不受此限制。

2.承担各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尚未结项的(即本《通知》发出之日未结项)。中特理论追加项目不受此限制

3.选题与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已主持完成或立项的其他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相同或相近的。

4.拟申报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重大项目或者社会组织项目的。

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销后限制期限未满的。

6.因存在学风问题被处理后限制期限未满的。

五、申报流程

(一)申报途径

各申请人通过所在单位申请;各社科社团会员可通过其所在社团申请。

(二)材料填写

1.项目申请人登录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cqskl.com/),点击主页右侧“规划项目管理系统”在线申报。

2.首次申请的,申请人需点击“个人注册”按钮按提示注册;申请人所在单位需点击单位注册按钮按提示注册,并在注册后电话联系市规划办审核。申请人注册后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在系统中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填报。已注册的个人和单位无需再次注册,直接登录系统按提示和要求填报。

3.申请人在系统中填报时,年度项目的项目类型选年度XX中特理论项目的类型选中特理论XX”,以抗战为主题的研究项目类型选抗战工程XX

4.《申请书》项目论证部分”和“项目论证活页的填写,应先在系统中点击下载相应模板,按模板中的提示和要求填写保存后,以PDF文件形式上传至系统。

5.申请人在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系统中按要求和提示全部填写完成后提交。

(三)单位审核

各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和本《通知》要求严格把关,对申请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提交。

(四)材料报送

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在系统中全部审核提交后,导出《申报汇总表》,审核后打印加盖公章,报送至市社科规划办。

六、申报时间

(一)填报时间

各申请人应202481517:00前在系统中完成填写和提交。

(二)审核时间

各申请人所在单位应202482017:00前在系统中完成审核和提交。

七、其他

未尽事宜请联系市社科规划办;本《通知》相关条款由市社科规划办负责解释。

年度项目联系电话:6773229567731862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号百业兴大厦9

中特理论项目联系电话:67992761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

 

附件:1.年度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2.中特理论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4715

附件1

 

年度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一、申报说明

(一)选题

1.“选题指南”系方向性条目。申请人须在选题条目基础上,从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视角或侧重点设计具体申报题目。

2鼓励申请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重庆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等,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学科视角按选题规范自主拟定题目申报,避免重复研究。

3题目表述要符合项目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学科视角,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一般不加副标题。

(二)研究类型

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和其他研究。

(三)预期成果形式

分为学术专著、研究报告和系列论文。申请者根据研究设计选择其中一种预期成果形式。

二、选题指南

(一)马列·科社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研究

4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5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研究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研究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研究

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研究

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研究

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研究

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研究

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研究

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18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阐释研究

)党史·党建和政治学

19坚持和加强党对群团工作领导研究

20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21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党纪学习教育实效研究

22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23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研究

24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研究

25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研究

26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研究

27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

)经济学

  28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研究

29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30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研究

31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制度保障研究

32西部地区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研究

33西部地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研究

34西部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治理研究

35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研究

3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研究

37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研究

3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39成渝地区协同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研究

4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41基于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研究

42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43“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路径研究

44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研究

45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46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

47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路径机制研究

48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49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布局研究

50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研究

51重庆加快形成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研究

52重庆科技创新的重点与短板研究

53重庆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

54重庆把旅游业建设成区域支柱产业研究

55重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56重庆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57重庆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研究

58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建设研究

59重庆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研究

60重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研究

61重庆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一体化研究

62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研究

63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研究

64重庆工程技术队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65重庆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66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67重庆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研究

68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69重庆工业遗产历史与文化价值开发研究

70重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71重庆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研究

72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策略与路径研究

)法学

73法治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研究

74重庆优化稳定可预期法治化的最佳营商环境研究

75重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研究

76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

77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和政策研究 

)社会学

78打造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79重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80重庆创新推进城乡治理一体化研究

81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

82重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83重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84高质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

85新形势下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方式和路径研究

86重庆人口变化与教育结构优化研究

87重庆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

88重庆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研究 

)新闻传播学和图书情报学

89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研究

90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研究

91以数字化赋能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92重庆出版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93网络视听优质内容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94重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研究

95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

96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管理学

97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研究

98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99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困难、挑战与对策研究

100西部地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研究

101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研究

102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研究

103重庆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研究

104重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105重庆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研究

106重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成效评价研究

107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建设研究

108重庆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研究

109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110重庆应急体制机制完善研究

111重大风险闭环管控体系与有效机制研究

112重庆推动超大城市数字治理研究

113重庆基层政府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协同研究

114重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研究

115重庆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研究

116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117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118重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

119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研究

120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与优化路径研究

121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完善研究

122重庆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123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124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研究

125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研究

126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研究

127建设用地用途变更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联动监管研究

128重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科创高地建设研究

129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研究

130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

131重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布局研究

132建设重庆市旅游消费评测体系研究

133重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机制保障与创新路径研究

134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135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研究 

抗战及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相关研究

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及理论创新研究

 

附件2

 

中特理论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一、申报说明

(一)选题

1.申请人可根据选题指南细化申报题目,但不能脱离选题方向。

2.题目表述要符合项目定位,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一般不加副标题。

(二)研究类型

以应用研究为主,着眼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三)项目等级

中特理论项目原则上为重点项目。

(四)预期成果形式及结项要求

分为专著、研究报告、理论文章和系列论文。申请者根据研究设计选择其中一种预期成果形式。

结项时需完成研究报告1部、5000字成果摘要1篇,同时还须在以下4项成果中择一完成:“三报一刊”理论文章1篇、书稿1部、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咨政成果1项、核心期刊论文2篇(CSSCI论文至少1篇)。

二、选题指南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实践要求研究

2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研究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研究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研究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研究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研究

7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关系研究

8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9“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要求研究

10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与培育弘扬研究

11新时代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12重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更好引领西部地区现代化研究

13重庆探索推进海陆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研究

14西部陆海新通道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15重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研究

16重庆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

17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研究

1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

19“亩均论英雄”重庆实践研究

20重庆推进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研究

21升“141”基层智治体系效能研究

22重庆构建“大成集智”新型智库机制研究

23重庆基层理论宣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4重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研究

25重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6加快培育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研究

27.重庆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