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科普
百家争鸣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辩论?
先秦时期,诸侯割据,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壮大自己,一方面防止被别国吞并,另一方面也企图吞并别国。与这种政治上纷争相对应的,是思想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当然,这个百家不是一个确数,而只是一个概数或者形容词,关键不仅在于有多少家在争鸣,更在于各家争鸣已蔚然成风。
当时…
2023-05-26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君子不是东西?
2023-05-26
讨好型人格怎样调整呢?
改变认知,你不需要每个人的喜欢。
讨好者一般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忍受一下就好了,不要让别人不开心,别人开心了才会喜欢自己,给自己高的评价。但是请想一想,别人都喜欢你,可能吗?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没有哪种性格或者处世的方式能够被所有人青睐,…
2023-05-26
《家庭教育促进法》如何督促家长“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明确家庭教育手段,引导父母或监护人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同时作为法律,《家庭教育促进法》也将父母与监护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最终落实到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责任上。
《家庭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方式明确了父母及监护人育人化人职责的总体目…
2023-05-26
二十大英文热词—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今年10月16日是一个阳光温和的星期天。全球目光都聚焦中国北京,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二十大”。这里我们结合英文看看“二十大”用英文怎么表达?
“全国代表大会” 的英文是National Congress. 因为是专有名词,两…
2023-05-26
重庆山水地名——岛
2023-05-26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的人生哲学
好美恶丑是人的天性。但战国时期的庄子却为我们描绘了一系列外形丑陋的人,并且对他们加以推崇和褒奖。难道庄子喜欢丑,不喜欢美吗?这些丑人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使得庄子对他们推崇至极呢?在《庄子·德充符》中,庄子虚构了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瓮盎大…
2023-05-26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走进大足石刻
《孝经》是先秦儒家的重要著述,是古代人们教人行孝进而立身治国的一部经典著作,在中国社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孝经》遭毁,之后出现了两种版本,一为汉初时颜芝所献的十八章《今文孝经》,二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得孔子旧宅石壁二十二章《…
2023-05-26
“有用与无用”:《庄子·人间世》的哲学启示
有用与无用,是我们时常对事物进行的价值评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溃余力地追求有用的东西,而忽视那些对我们无用的东西。追求有用,忽视无用,似乎成为了天经地义的道理。
但是2000多年前的庄子却通过三个小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有用与无用的别样启示。
在《庄子&mid…
2023-05-26
民法典龙门阵之十五:约网友见面被放鸽子,可以打官司吗?
2023-05-26
中医体质辨识与体质调理—梅雨缠绵痰湿质
2023-05-26
全民健身日|你“打卡”了吗
从 1995 年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带动了我国国民掀起了健身的热潮。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 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设立“全民健身日&rd…
2023-05-26
生活如流水,快慢两由之?
2023-05-26
辩论的前世与今生
人类为什么要辩论?答案很简单,因为人类有不同的想法,为什么有不同的想法,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诉求。想必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辩论,或者叫吵架、争吵、争论、争鸣什么的。说起人类的辩论,我们最熟悉就是公元前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古希腊著名的辩论家有赫…
2023-05-26
三个版本图画故事与一部水墨动画片,展示了《小蝌蚪找妈妈》在不同时代的魅力
众所周知,《小蝌蚪找妈妈》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学童话故事,更是深受幼儿欢迎的幼儿故事。关于《小蝌蚪找妈妈》,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插图版本。而让这部作品广泛传播的,除了故事本身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外,离不开三个重要版本的图画故事(书)与一部水墨动画(片)。1959年,中…
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