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讲法“典”亮群众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 : 2022-07-01 17:59:23
访问量 : 6267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2022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施行以来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为确保《民法典》内容真正落实落地、深入人心,亟需进一步做好《民法典》的宣讲工作。如何让《民法典》宣讲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典”亮群众美好生活,是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把握《民法典》的重要意义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颁布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对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做好《民法典》的宣讲工作,首要的就是深刻把握民法典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宣讲,进一步让大家明白《民法典》对于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对于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巨大助力。要通过宣讲,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让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加强《民法典》学习,遇到困难时积极用《民法典》来解决问题,将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植根人们心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在深入分析上下功夫,明确《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共有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7编内容,1260条具体的法律条文,其中既介绍了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又对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规定。可以说,一个人从孕育、出生、结婚到终老,都在《民法典》的“全时全力保护”之中,它护航着我们在阳光的人生路上向美好生活前行,因此,《民法典》被称为我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宣讲中,既要注重提纲挈领、执本末从,对整个民法典的标题目录、框架结构进行描述、勾勒,让人民群众形成对民法典内容的总体影响,厘清各编目、各章节、各条文之间的具体逻辑关系;又要抽丝剥茧、层层剖析,针对每一个具体法律规定进行释疑解惑、阐明道理,力争讲清讲透,让人民牢固掌握,从而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

三、在突出实效上下功夫,讲透《民法典》与群众关系

《民法典》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整个法典约有14万字,不论是人民群众进行学习还是宣讲员宣讲具体法律条文,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内容都要讲到,而是要注重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以人定讲。对于刚刚迈入婚姻殿堂、享受家庭幸福的夫妻,婚姻家庭编的宣讲就很有必要,可以让其更加清楚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让婚姻家庭更加和谐美满;对于步入中年,正在经商打拼事业的人,可以为其讲解关于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的有关内容,让其更好地维护自己各方面的合法权益,让法治为自己的事业保驾护航;对于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年人,继承编内容的讲述则必不可少,从法律层面给予老年人保护,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尊老敬贤实实在在地见之于行动。当然,总则、人格权编、物权编等内容的宣讲更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切实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四、在增强理解上下功夫,用好《民法典》的使用实例

《民法典》全面系统整合了新中国七十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司法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内涵之深刻、体系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未经过系统法学学习与训练的人一时难以准确理解。加之宣讲中一些基层受众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如果宣讲仅仅停留在表面,效果势必不会太好。因此,在宣讲中要注重将法律条文宣讲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式宣讲加深人们对《民法典》的学习理解,掌握了解具体的运用范围及方法。如通过讲解“熊孩子”大额打赏可否追回、冲动离婚后怎么办、录音录像遗嘱是否有效、高空抛物如何理清侵权责任等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典型性、代表性强的案例,让听众对号入座、身临其境地体会《民法典》在特定场景下的作用,感受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切切实实的改变。

五、在寓教于乐上下功夫,灵活《民法典》的宣讲形式

《民法典》法律条文本来就很艰深复杂,如果仅仅是采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式的宣讲,人民群众听讲兴趣可能就不会太高。因此,在宣讲中要采取“文艺+宣讲”的形式,综合运用歌曲、说唱、相声、小品、顺口溜、视频展示等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兴趣。如在宣讲中播放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陈屿与钟晓芹冲动离婚后又上演追妻大戏片段,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设置“离婚冷静期”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将法律条文改编为快板词表演出来,读起来既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以大家喜闻乐见、爱听爱看的方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民法典》的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