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中国古代都市与中华美学精神
发布时间 : 2024-01-02 14:28:33
访问量 : 2595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西南大学张雨副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古代都市与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批准号BZX117,(结项证书号20223851)。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古代都市与中华美学精神》和论文集。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

1. 以古都美学为切入点研究中华美学精神,使得美学精神具有更为扎实的历史依托和物质承载。对于中国美学精神的研究,过去多从哲学、文学和艺术的角度,尤其是从古典典籍中去解读传统美学,是中国美学研究一直以来非常重要的研究途径。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使得中国美学一开始就具有了高度的思想性,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使得传统美学过于玄虚而不接地气。以古都来接引美学精神则使得美学精神有了更为扎实的物质依托,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中华美学精神是如何在具体时空之中孕育、流转和发展传承。

2. 古都美学研究将丰富中国美学史的内容。古代都市事实上是其时代最高端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的图示化展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哲学和美学,既是一个标本,更是一个综合的活体。无论是都市本身的规制,还是都市中聚集的高端器物,还是都市中丰富的文化活动与社会生活,无一不涌动着美学上的诉求。都市从实体到观念,从器物到社会文化生活,全面进入都市美学的视阈,古代都市美学作为城市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交叉了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学的综合研究。

3. 借助古都美学的研究,可能将长期以来以乡土为主的审视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文化观翻转为以城市尤其是以都市为主线。中国的美学传统事实上是由城市在主导,尤其是都城,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统摄作用。都城作为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整个王朝的最大的辐射源,物质文化方面的宫室、园林、道路、器皿,精神文化方面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风俗观念等等,都在都城中的表现规格最高,也最为集中。

4. 借助对于古都美学的研究,还可以重新去审视传统美学中一个与政治体制相配合的传统。在历时悠久政局稳定的王朝时期,由于政治权力的强大,它有实力去主导一些非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事业,这样一些事业往往给我们留下异常丰富的历史遗产。我们过去的美学体系对于基于统治体制、为统治体制服务的思想和作品评介普遍偏低,这是有失公正的。对于古都美学的研究,可以重新去审视这另一个并非反抗体制,而是与体制合作的传统,并且可以发现,这一传统下仍然有丰富的宝藏有待挖掘。

5. 古都美学研究有助于发掘都市在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控制力和渗透力。这也使得古都美学已经超越了美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历史。都城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穿透力是极为强劲的。而古代都城的地理格局呈现出从长安而洛阳、而开封、而江南、而北京的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趋势。从这样一个都城的迁徙图,也生动地勾画出了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矛盾、国际关系的变迁图。对古代都市的美学研究就不仅仅具有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了文化史上的意义。对中国古代都市的研究从根本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和新的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

(二)主要内容

专著《中国古代都市与中华美学精神》,一共七章。第一章总体论述了美学与古代都市研究的关系,尤其是古代都市美学对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章对中国古代都市的发展历史作了梳理,分为上古时期,中古时期与近古时期。上古夏商周时期是城市的雏形,从秦汉到隋唐的中古时期则是古代都市的成型时期,从宋元至明清的近古时期是古代都市的成熟时期。每一个时期城市尤其是都城都有自身的特点,更有不绝如缕的美学追求与文化精神贯穿其中。第三章到第七章就分别阐述了都市美学中的权威美学、礼制美学、天人美学、自然美学与生活美学。探究其形制规划中的美学原则,考察其丰富的器物和建筑,体察其文化与生活,以及复现文艺创作中的表达等等,对从都城美学精神的不同维度作了比较充分的阐释。主要内容如下:

1. 古代都市事实上是其时代最高端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的图示化展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哲学和美学,既是一个标本,更是一个综合的活体。无论是都市本身的规制,还是都市中聚集的高端器物,还是都市中丰富的文化活动与社会生活,无一不涌动着美学上的诉求。都市从实体到观念,从器物到社会文化生活,全面进入都市美学的视阈,古代都市美学作为城市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交叉了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学的综合研究。

2. 中国古代都城就其属性上来讲,政治属性是第一位的,它首先是作为一个统治堡垒而存在。因为开国之君一般来讲总是要建设自己新的皇宫,连带而来也就不得不重新规划和建设一个新的都城。正所谓建城廓,营都邑,乃邦之大事。都城既然依傍于政权,而借由政权之力,就能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迅速地完成其架构,全面地整体布局。当然,王朝败亡时皇宫则多半无可避免地被毁于战火,连带着都城也难免遭受重创。都城的兴衰与王朝的成败如此血脉相连,它们之间有如房屋和他主人的关系,帝都也就成了王朝本身的象征。

3. 炫耀权力不能达到理想的人间秩序。作为国家统治秩序,不可能只仰仗于赫赫威势,这种威势必须建立在王道正义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稳固。礼制就正是这种王道正义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周密严谨的高下秩序与贵贱等级,使每个阶层的行为举措符合礼仪法度。这种礼制秩序,不但是对血缘伦理的回应,更被认为是符合天地之义。正如《礼记·乐记》所言:“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先秦时期礼制的高峰是西周,周王朝通过礼乐文化的建立,树立并巩固了权力的合法性。作为治国的基本理念,礼制体现在制度文明、器物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城既是各种礼制活动最集中的践行场所,本身也是礼制的物化体现,筑城的指导思想中渗透了礼制观念,落实到了具体的城市建构之中。

4. 无论是直接体现权力的威赫,还是作为礼制的图示化呈现,都城建构所蕴含的意义都主要还是直接而现世的。而都城蕴含的意义中还有重要的另一维,那就是超越俗世的带有神性的层面。神秘化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但为帝王提供了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以及具体执行中的神秘性解释,也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风尚。整个人世社会都须面对神秘的天道,而这神秘的天道则通过特殊的途径向人间泄露信息。正如有学者所说的,秦汉时代“乃一鬼神术数之世界”,这一神鬼神帝的世界观也必然在都城长安的建制中打下烙印。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后世。同时,需要看到都城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是一个理想都城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客观历史中,固然是自然先于都市,但是在都市与自然这一关系中却是自然向着都城而生成的,自然以都市为坐标建立起价值体系和审美传统。自然对城市的价值角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用价值,此时的自然作为地形地势、自然资源而存在,为城市提供生活资料和必要的屏障保护。在实用的意义上,它也是劳作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的审美可以归纳为一种环境之美,当然在农业社会时代,这个环境之美也就主要是田园之美。自然对于城市的第二义,是作为景观。这时候的自然,其山水林木既可以作为人居化境的美化元素,也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观赏对象。城市与自然的之间的良好互动不仅改善生活环境,也同时陶冶着人的精神,使人的感官得到愉悦,身心得以休息。在这个意义上的审美基本上表现为一种景观和园林之美。自然对于都市的第三种价值是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农耕文明对于城市中密集的商贸怀着一种天然的戒备,认为市井之地往往是滋生腐败堕落的温床,而走出市井融入到田园甚至走进山林,则意味着一种更为合乎人性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审美成为一种山水情怀。

5. 中国古代都市,在唐宋之前,从其传统的主要职能上讲,确实主要是政治与军事智能。无论是政治权威的图示化,还是伦理礼制的规范化,无论是象天法地的恢弘,还是祭祀中心的神圣,甚至包括山水自然的赏玩,基本上都是以服务统治阶级为核心。所以之前的几种都城美学理想,在汉代就已经表现得非常充分。当然,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在强化和规范。

6. 城市的工商贸易是另外一个重要职能,但是这一职能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有着比较特殊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工商贸易在都城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另一方面,这一职能又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中。在作为统治堡垒的城市中,手工业、商业等这些行业和市场的存在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对工商业的繁荣是一直保持警惕。哪怕到明代,仍然认为“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狱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所以中国早期的都城生活,其实是城市贵族的生活,并不属于全体市民,即便有,充其量也只是点缀。但这种状况在宋明之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北宋开始,中国城市开始具备近代城市的某些功能,譬如贸易功能、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也正因为如此,都城生活才不再专属于统治阶层。市民成为都市生活的主体,这个群体中,有文人雅士,有商人业主,他们的审美趣味与生活理想深刻影响了都城的面貌,为都城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人间烟火气。

二、基本观点和创新性

(一)基本观点

在对古都美学的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从这样一些重要维度研究其美学精神:权威美学、礼制美学、天人美学、自然美学与生活美学。

都市的权威美学中体现出家国天下以家的关系来塑造天下的秩序在三代时期就开始建立。“王者无外”和“天下一家”成了后来帝王的理想以及秦汉以来儒家学者的理想。这种对家国天下的理解,反应尤其反应到都城的建制之中。以都城为起点,作空间上横向的连缀,可以提领起一个“都城——省城——县邑”的帝国系统;做时间上纵向的贯通,则可以从都城变迁中把握整个中华历史的脉搏。

都市的礼制美学体现出礼序乐和。都市作为文化的容器或哲学、政治观念的物态形式,它承担着“器以藏礼”’或“以器显礼”的重大使命。从西周开始,礼乐政治就要求城市成为礼制的配置物。这种都市美学,经两汉、隋唐,到明清时期已发展得极为完备。通过城市的规划和宗庙、明堂等一系列礼制建筑都市成为儒家理想中礼乐文明的图示化象征。

都市的天人美学体现出神圣超越。都市具有神圣的价值维度。这表现于天命的寄托,表现于象天法地的规划,表现于对天地祖先的祭祀,以及阴阳相通之下对陵园陵邑的安排。这使得人间的都市获得了超越于人世的神圣性追求。

都市的自然美学体现出山水和谐。都城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仍是一个理想都城如何实现的问题。自然首先是为都城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其次则是使得人居获得舒适和审美,最后是自然获得自由这一象征意义,成为精神理想的寄托。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田园理想与自然审美恰恰是以都市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

都市的生活美学体现出宽和浪漫。自宋元以降,都市中的市民元素逐渐增多。城市生活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丰富的文娱和演艺活动充斥其间。不仅仅是工艺美术、民俗文化中具有烙印每个时代特色的浪漫气息,而且都市中的生活气息也深刻影响着同期的文艺作品与文艺理论。

(二)学术观点的创新

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古代都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提出,建立起进入古都美学的通道,分析具体的美学精神在具体时空之中的孕育成熟,这是之前的古都研究和美学研究都不曾专门注意到却又非常有意义的,将长期以来以乡土为主的美学观翻转为以城市尤其是以都市为主线。从古都出发挖掘中华美学精神生长的土壤和流转传播的过程,这是基于物象但又不止于物象的美学研究,拥有宏大的历史文化视野。虽然根本目标是研究古代都市中的美学精神,但这个研究必然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物象与思想相结合;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三、成果的价值和影响

1. 本研究全方位考察中国古代重要都市的历史地理和发展脉络。深刻阐释古代都市的重要地位,分析古都以及古都群如何建构起中华文明的主线。以大美学观还原古代都市中孕育、发展出的家国天下、礼序乐和、神圣超越、宽和浪漫、和谐自然等中华美学精神,发掘这些美学精神生长的土壤和流转的过程。建设了古都美学的进入渠道。其规划制度、器物建筑、文化生活均是进入古都美学的路径,从物象到思想逐渐深入,从政治、伦理、宗教、自然、文化等多个维度作全方面的研究,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解古都美学的框架层次。

2. 研究成果既可为学界研究古代城市美学提供借鉴,又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资料,还可作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学生的拓展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