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智库功能作用 打造资政服务高地
发挥智库功能作用 打造资政服务高地
发布时间 : 2021-11-25 09:24:03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近年来,涪陵区新型智库建设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交流合作为着力点,谱好智库功能“五部曲”,奏响智库建设新乐章,涪陵智库品牌和涪陵智库优势崭露头角,涪陵智库自信不断增强。

一、资政建言,履职尽责

立足涪陵智库建设实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难点资政建言。

创办《社科研究》资政刊物1个,培育“智库涪陵”论坛平台1个,探索出“七步工作法”开展资政服务:通过领导点题、群众出题、专家报题等形式,征集年度智库研究选题;及时发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专题研究选题指南;以公开招标或专项委托等方式,依法办理课题立、结项手续;协调解决课题组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困难;指导课题组精准分析、权威论证,把握课题调研方向和质量;组织行业专家、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会商,增强调研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综合各方评审意见和论证建议,反复修改、刊发报送。截至2021年5月31日,编撰报送《关于弘扬榨菜文化精神的几点建议》等资政报告41期、《资政建言·社科战“疫”系列成果》合集1期,《零讯》《决策建议》《重庆社科智库成果要报》《领导视窗》等智库刊物采稿15篇,获区级及以上领导批示86人次,其中,获中央领导批示5人次、重庆市领导批示14人次、涪陵区领导肯定性批示67人次。举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游行动在涪陵”等智库涪陵论坛10期,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金点子、好建议500多条,资政服务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日益凸显

二、理论创新,双轮驱动

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发挥智库专家的专业和学科优势,既发实践之问,又有理论之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通过理论研讨、座谈交流、重大项目立项等形式,深化重大理论研究阐释,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宗旨,聚焦涪陵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城市文化等研究专题,深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助力涪陵经济发展,创新理论研究实践。目前,创建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区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69项、省(市)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82项,完成区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40项;出版发行社科专著423部,在国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21篇;获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83项。这些成果以“武陵山区”冠名的19项、以“长江经济带”冠名的35项、以“乌江流域”冠名的19项,“一山两江”学术地标已经形成;乌江文库、土司文库、武陵文库、民族研究文库、涪陵历史文化丛书、涪陵榨菜文化研究“四库一丛一研究”,彰显了社科研究的涪陵气派,夯实了涪陵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基础。

三、舆论引导,把握导向

坚持党管智库原则,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传播主流价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严格按照《关于落实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社科领域意识形态管控机制,层层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落实20人及以上社科活动申报备案制度,确保社科阵地稳固发展;坚持关注热点,注重正向引导,积极打造涪陵智库舆论引导平台,促进涪陵智库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加强顶层设计 唱好成渝“双城记”》等文章10余篇;举办“首届中国土司论坛”等学术活动21场次,其中,国家级5场次、省(市)级7场次,地区级9场次。每年召开智库联盟工作会议1次,每季度发行《三峡新论》刊物1期、《涪陵社科》简报1期,每月编撰《社科研究》资政报告1期,每周发布涪陵区社科微信公众号信息,每天关注社科之家等社科媒体平台动态,强化社会舆论引领,推动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智库成果应用转化。

四、社会服务,积极作为

凝聚智库专家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服务涪陵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智库专家数据库1个,入库专家189名,其中教授66名,博士38名,处级领导干部52名,分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5个专家委员会;培育市级智库1家区级智库11家,涵盖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扶贫开发、公共安全、地方治理等领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性智库人才团队。围绕领导决策“高点”,突出党委政府“重点”,发现经济社会“亮点”,剖析百姓关注“焦点”,注意解决工作“弱点”,主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形成多层次、全方位、重实效的调查研究格局,产生出经济质量效益分析、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高质量调研成果,积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涪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交流合作,协同并进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创新智库交流合作机制,交流互鉴,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涪陵智库对外交流水平。

采取共建市情调研基地、校地协同合作平台等方式,与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师范学院等社科院所、高校,建立智库合作交流平台11个,与绵阳市社科联等川渝7家社科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智库联盟,确定每年召开专题论坛,加强项目合作交流,切实发挥各地社科资源和学科人才优势,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参加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4次,作大会经验交流2次;建立了智库信息、人才、文献等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提升涪陵智库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决策水平,不断夯实涪陵智库公共化、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基础。

发挥智库功能,凝聚专家智慧,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涪陵区新型智库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打造重庆资政服务高地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上彰显新担当,在创建涪陵智库特色上闯出新路子,在做强“智库涪陵”品牌上迈出新步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全市“一区两群”和涪陵“一城三区两带”协调发展,凝聚智库智慧、贡献智库力量!

                              (作者何侍昌系涪陵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