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学习,我在补课,你在玩儿,我在补课,经常补课的孩子内心总有种莫名的惆怅,数一数:英语、奥数、作文、舞蹈、钢琴等。
家长为了孩子各方面发展棒棒哒,哪怕心疼孩子,咬咬牙再多送几家培训班,付出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着实不小。看新华社近日头条:昂贵的补考费引发各方广泛关注与评论,孩子补习,一直在路上,而由此带来的成本该如何换算,补课到底值还是不值呢?
如何看待孩子补课背后的经济成本?怎样更为理性地对待?【社科5分钟】有请经济学教师韩正清带来解读。
看要点
1、就学生、家长角度而言:上补习班是理性选择,争取教育资源,上更好的学校。
2、就社会整体角度而言:学生竞相补习,会影响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3、当市场经济扩大到教育领域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补课行为就被市场化了。
4、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公办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调控和配置,课外补习资源则由市场配置,政府监管。
5、从经济学弹性原理讲,学校教育可以看作是必需品,弹性较小;课外教育则是富有弹性的教育商品,选择多样。
上一篇:智慧余额不够?充点“无用”给自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