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约4%,在个体中广泛存在,其危害性引起关注。
在生活中你有关注过强迫症不,某些现象你有没有自己中招:除了秀恩爱洒狗粮,当然还有其他选项,比如频率最高的美食美食;有人似乎还有特别习惯,经过TA手的所有东西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简直太赞赏心悦目。强迫症人群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强迫症行为?洗了又洗仍觉脏 控制不住又很烦。
1.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摆脱,明显影响工作生活。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2.强迫症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除了强迫行为,还有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属于思维障碍的一种,指患者脑中反复出现、持久的思想(如有关污染)、想象(如有关暴力或恐怖的场景)或冲动意念(如刺伤他人)。
3.哪些人群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强迫症患者个性中往往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做事认真仔细、刻板、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
4.为什么会患上强迫症:
强迫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围生期并发症、神经内分泌、神经影像、社会心理、个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心理、个性是可以部分干预的,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 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及强调规则,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