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你所不知道的中式英语
你所不知道的中式英语
发布时间 : 2021-04-29 18:05:00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由于不同的母语习惯,每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口音,由于中国人说的英语带着一股汉语的味道,被人们戏称为“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在过去被称为“洋泾浜英语”,它是英语学习者按照汉语思维方式而拼凑出的英语,属于带有中国语言特色的英语。

广大的年轻学习者把中式英语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成为一种娱乐。

中式英语是中国学习者按照汉语思维方式而拼凑出的英语,西方人称之为“Chinglish”。其实语言工作者并不提倡这样的方式。我们知道一些经典的例子,比如: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等。每逢看到这样的例子,人们总是哈哈大笑,老外们百思不得其解,英语老师无可奈何。我却觉得,这里有一种中国人的幽默和睿智。

在今天,中式英语也并非都是语言学习中的反面教材。例如见面时常用的“好久不见”。中式英语发明为“long time no see”。“不见”直接对应英文no see. 让人啼笑皆非。然而,这句洋泾浜英语因其简洁有力,便于记忆而渐渐为西方大众们所接受。2018年,“中式英语 add oil 进入牛津词典”,也一度成为热门。

当中国人自嘲被中式英语雷得“里嫩外焦”时,说英语的外国人却开始发起了“拯救中式英语”的活动。在这些拥护中式英语的外国人眼中,英语单词邂逅中国语法,中式英语错得“韵味十足”。

语言学习重在交流、能沟通,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学习基础技能,也不能过于咬文嚼字限制在语法的框架中。但我还是需要提醒咱们语言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严谨而一丝不苟的,语言的运用也应该大胆勇敢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