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罩的起源,应该说最早的民用口罩起源于中国,而最早的医用口罩起源于欧洲。
口罩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3世纪的古代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19世纪,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这就最早的医用口罩。
但是,由于国家体制、国情和民俗的不同,很多国家对配戴口罩有不同的理解和执行力。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至少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戴口罩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
一般来说,非疫情时期,以下几种情况,应该配戴口罩。
首先,患呼吸道疾病,或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人,应该戴口罩。一方面防止在原有基础疾病之上,再次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加重病情。另一方面,是对其他人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空气质量特别不好,雾霾很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配戴口罩,特别是对冷空气敏感的人,更要配戴口罩。
第三,在冬春感冒流行季节,需要配戴口罩,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小孩出门在外时,需要戴上口罩进行防护。
第四,在狭窄而空气又不能充分流通的环境里群聚的时候,需要配戴口罩。
第五,外出旅行,在密闭人多的交通工具里,应配戴口罩。
第六,从事医疗、餐饮、粉尘作业、与服务对象近距离接触的服务行业的人,也需要常规配戴口罩。
因此,每家每户备一些口罩是必要的。如果不是疫情流行的特殊时期,没有与病患近距离接触,戴一般的卫生口罩就可以了,用不着去戴N95口罩。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重视口罩在日常生活中的防护作用,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你的好习惯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