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节气与养生:惊蛰——炒虫子,打小人
节气与养生:惊蛰——炒虫子,打小人
发布时间 : 2021-06-06 10:41:03
访问量 :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在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里,人们又有什么习俗呢?

今年的3月5日16点53分32秒,太阳到达黄经345度,24节气中的惊蛰就到了。

平地一声雷,惊醒了蛰居一冬的万物。花草树木赶紧发了芽,花苞待放。各种爬虫也统统惊醒了,蛇虫鼠蚊,四处出动。惊雷声中,大地趁着暖意一片慌乱。人们也忙碌着,点燃香气四溢的艾草,驱赶霉味和蛰出的害虫;用黄豆代表虫子,放入锅里炒熟,吃掉;用纸做成代表死对头的纸公仔,嘴里念着咒语,用鞋底击打。这就是惊蛰时节有名的风俗——炒虫子、打小人。

冬天,蟑螂会找暖和的地方藏起来,而惊蛰一过天气变暖,它们就出来到处爬行,一边吃各种东西,一边排泄,传播肝炎、结核、伤寒、痢疾等各种病菌。类似杂虫,都在春天蠢蠢欲动,危害人们健康。而对于居家百姓来说,家里虫子多不是好事,所以,人们发现惊蛰开始,虫子变多,就想办法消灭它们,以除晦气。

而在古代,人们消灭虫害的方式是有限的。那时候,人们用艾草驱虫,力有不及,于是就出现了炒虫子的习俗。人们迷信惊蛰之时,将黄豆炒熟吃掉,家里的害虫就会自行消灭。于是,出现了惊蛰那天,家家户户吃炒豆的景象。这是人们对清新生活,对没有害虫骚扰的健康生活的祈盼和付诸的行动。

人们认为,惊蛰害虫都出来了,“小人”也会一同出来。于是消灭害虫便扩大了范围,连带上了“小人”。但人总不可能打死,便有了惊蛰打小人的习俗。人们用纸做成冤家对头的样子,以鞋击打,边打边大声念咒语,直到把纸公仔打得粉碎才肯罢休。当“打小人”演化成惊蛰习俗之后,它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安慰。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心理安慰法,叫精神胜利法,也是一种自我调和心理状态的好方法。

所以你看,节气民俗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一定是与人们日常生存状态和对美好生活、对健康的希冀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