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责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应该有的主人翁意识,应该有的担当精神。
什么是自我责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自我责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应该有的主人翁意识,应该有的担当精神。
当下,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大致可以分成三重模式:
“自主当家”
这类学生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干什么,不仅能把控时间,而且能利用零星时间;不仅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而且知道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不仅能坚持锻炼,而且能保证睡眠。这类学生往往很优秀,而且责任心很强,能够把自己的事干好,学习也不会差。
“老师当家或父母当家”
差不多有80%学生都是这种模式,老师或父母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完全围着老师或父母的指挥棒转。这类学生都是被动的生活状态。
“无人当家”
就是父母或老师,把大量的自修时空还给孩子,他们也不会自己当家,既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吃什么,就连时间都不知道怎么用,这样的学生生活和学习都是很糟糕的。
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就包含着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关注他们将来能够走得更远。提倡自我责任,就是要孩子自主当家,拥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孩子才会去尽社会责任。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怎么可能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家庭中的生命教育提倡孩子对自己负责,担当起自己成长的责任,这是让孩子从平凡走向卓越的过程。因此,作为父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真心地与孩子作朋友,多采用征询、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 弯下腰去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持有这种心态和理念,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尊、自信、负责和谐等良好的处世习惯。
在家庭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找机会让孩子充当有意义的角色,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携手,做到家校共育,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自我责任是生命教育的重点,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的孩子,要谈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父母要竭尽全力让“责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常态,当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能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会因为这份责任感而变得更加辉煌和强大,而孩子的人生也会因此拥有更多的卓越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