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由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西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莎士比亚评论》编辑部(筹)协办的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采取线上形式如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以及东道主西南大学等四十三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届年会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莎士比亚批评”。会议包括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话剧表演等环节。
上午的主题报告会分别由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大学毛凌滢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吴显友教授和秘书长重庆邮电大学史敬轩教授主持,六位专家围绕主题做了主旨发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分会副会长、国际莎学通讯委员会委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编、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李伟民教授指出,中国的莎学研究以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和美学理论为莎士比亚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分会副会长杨林贵教授论证了唯物论莎士比亚学者“与逝者对话”的强烈愿望背后潜藏着更强烈的对后现代社会的关切焦虑。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莎士比亚学会理事、上海大学张薇副教授回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历史,提出创造一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评话语体系。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正栓教授结合伦理学批评观分析了莎士比亚十部历史剧中的国王形象及其形成的原因与历史背景。福建师范大学彭建华副教授聚焦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其教育娱乐功能。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罗益民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论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机制和艺术价值。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郭方云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朱法荣教授,以及重庆交通大学陈才忆教授分别对主题报告做了评点。本届年会主题报告会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文论与莎士比亚批评互文结构,充分展示出中国莎学广阔的研究视角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对马克思主义和莎士比亚批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让与会同行师生受益匪浅。
下午的九场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分别从社会政治理论、后人文主义、传播技术、拓扑学、语料库、身份与伦理、早期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学地图学等视角就莎剧文本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诠释。代表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呈现出热烈、开放、和谐的学术氛围。
下午5:30,八所高校的学生剧团献上了精彩莎剧表演,通过呈现出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片段,彰显了莎剧演出的独特魅力。经专家组匿名评审,河北工程大学毛遂剧社的《李尔王》、湖南科技大学迷迭香之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重庆师范大学莎翁剧社的《驯悍记》荣获三等奖,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莎剧团的《李尔王》和东北林业大学林英莎士比亚戏剧团《驯悍记》荣获二等奖,西南大学天鹅剧社的《仲夏夜之梦》和厦门理工大学厦里巴人话剧队的《驯悍记》荣获一等奖,四川外国语大学英华萃剧社的《驯悍记》荣获特等奖。
随后召开的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闭幕式,确定明年的第十四届年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